球探比分,球探比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综合新闻

肩负重担,勇当教学科研领头人——记生物化学教研主任蔡望伟教授

作者:admin 阅读量: 更新时间:2005-09-28

离开球探比分,球探比分网十九年,物是人非,要完成领导布置的“找亮点、写典型“的任务,还得依靠各级党政领导。当我走访学院教务部、基础部党总支领导,听取他 (她)们的意见时,这些领导一致建议我应浓笔重彩采写蔡望伟教授。而我一听到“蔡望伟”这个名字时,脑海中便浮现一个人物形象:个头不高,身材偏瘦,脸庞 上总挂着温和的笑靥。

此刻,坐在生化学办公室、坐我面前的蔡望伟 ,虽然个子还是当年的个子,身材还是当年的身材,脸上还是挂着当年温和的笑靥,但二十年岁月的打磨,蔡望伟身上充溢着一个中年人的成熟炼达、一个事业有成的教授的睿智沉稳……

 

十年磨剑,先厚积后薄发

 

在人生道路上,蔡望伟是不幸的,出生五十年代末的大饥荒岁月,先天的不足、后天的不良让他此生远离“高大威武”;蔡望伟又是幸运的,他的大学时代是78年一83年,那是历史恢复理性与良知的时期,是整个社会都充满了对人才的渴望与呼唤的时期,是科学的春天催生千花万卉的时期;蔡望伟的幸运,还在于从中山医学院医疗系一毕业,便分配海南医专,分配于陈历昌教授任组长的生化学教研组。

风,是空气的对流所形成,而蔡望伟二十多年的工作作风,是感情对流所形成的。这位陈教授的高足深怀深情地说:“我很佩服陈教授,在陈教授手下工作,学到不少东西,陈教授刻苦钻研业务的精神、陈教授在科研上的认真严谨,陈教授科学的实验方法,让我受益一生!”

虽然起点较高,虽然毕业于名校,但这位外表谦和淡泊的小伙子身上有一种不断学习、不断进取的潜质。他深知,生物化学是一门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也是一门综合性科学,仅靠大学里学的知识难以揭示其内在奥妙。于是,86年——89年,他脱产湛江医学院学习深造,拿到医学硕士学位; 91年至94年,做为访问学者,蔡望伟接受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与意大利国家科学院的资助,远赴意大利留学,在意大利国际遗传与生物物理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98-99年在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的资助下,再次赴意大利学习。

中国有句名言“厚积薄发”,意思是:凡做学问者,一定要经过一个长期、艰辛的积累知识的过程,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会通过某个突破口而有所创新,才会做出真学问、大学问、新学问来。

十年磨一剑,这七年的进修深造,蔡望伟系统掌握了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的理论及实验方法,具有独立思考、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这为蔡望伟的教学科研事业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艰难跋涉,科研的脚步永不停

 

从本质上说,生物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是理论的源泉、科学的根本,换言之,没有科学实验也就无法产生科学的结论。

从意大利学成归来,蔡望伟踌躇满志,可现实却浇了他一头冷水:陈历昌教授已年老告退,教研室人手仍然少,教学任务仍然繁重,实验室设备仍然简陋,科研资金仍然匮乏,好多实验项目无法开展……

是消极等待条件具备才开展科研还是克服困难积极创造条件开展科研?蔡望伟选择了后者。

没有科研资金,便克服困难先开展后申请专项资金;人手缺乏,便与外单位合作;没有相应检测设备,则“借别人的窝,下自己的蛋”,搞不了大项目,便从小项目做起。

于是,他调整了自己原先的科研计划,从实际条件出发,从海南少数民族血液中血红蛋白调查着手,开展“海南汉族、黎族人群中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 乏症的分子基础”的研究(此项目后来获得海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在那些日子里,他与他的合作者一道,冒着炎炎烈日,在海口与三亚、陵水之间来回奔走。那 坑坑洼洼的黎村小道、那坎坷不平的山路上,曾留下蔡望伟与他的合作者的坚实的脚印。他们抽取汉、黎族的血液标本,再拿回海口检测。本实验室没有相应的检测 设备,便拿着标本、拿着实验材料,乘坐公共汽车到热作两院利用该院的设备条件进行项目检测。

一份艰辛耕耘,就有一份丰硕成果,在蔡望伟及他的合作者的努力下,通过艰辛的研究,从中发现海南汉族患者中至少存在8G6PD基因突变,其中835A?G为世界首报的一种新的突变型,871G?A835A?T517T?C为除台湾省以外的首报突变型;黎族患者中至少存在4G6PD基因突变,均为黎族人群中首报的突变型;通过比较海南汉族、黎族G6PD基因突变型,发现汉族、黎族人存在常见的共同突变型,并根据中国人的聚类分析图,提出了黎族人的一些G6PD基因突变型在黎族形成之前已经出现的观点。在此项目的研究中,他们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的检测某些G6PD基因突变的等位基因特异PCR方法。

此项目研究的意义:

1、为阐明黎族的遗传背景及研究中华民族的基因组多样性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科学依据;

2、对临床上开展G6PD缺乏症的基因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诊断和防治G6PD缺乏症所致的急性溶血性贫血的防治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此外,蔡望伟与意大利同行合作,还发现一种新的与慢性非球形细胞溶血性贫血(简称CNSHA)有关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基因突变,并发现携带此突变的杂合子的体细胞存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本研究已在《The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Human Genetics》、《Human Heredity》、《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及《中华血液学杂志》上分别发表4篇论文,并获2000年海南省科技进步四等奖

首战告捷,大大增强了蔡望伟探索生命科学领域的信心。紧接着,从19986月开始,他又开始主持海南省教育厅课题——“海南省人群中b-地中海贫血的分子基础的研究”的研究工作,从中发现b-珠蛋白基因密码子41-42(-CTTT)缺失是海南汉族、黎族人群中常见的b-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型,a-珠蛋白基因ThalSea缺失是海南汉族人群中常见的a-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型。

与此同时,他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海南不同人群中三个凝血因子基因SNP的研究”(2000.12-2003.12)的研究项目,并在一个遗传性FXIII因 子缺乏症的家系中发现了两种世界首报的基因突变型,在此实验基础上,他还对纤维蛋白原基因多态性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关系、与脑梗塞和冠心病的关系进行 系统的研究,发现一些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和单体型,此研究论文发表于《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等杂志。

春华秋实,硕果累累,至目前为止,蔡望伟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省教育厅科研基金课题1项,参与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获2000年度海南省科技进步四等奖一项。在国内外各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部分论文被美国SCIEIIM/Medline CA、俄罗斯AJ、荷兰EM等国际权威检索系统收录)。

“桃子无言,下自为蹊”,继承陈历昌教授的优良作风,受蔡望伟教授不断探索精神的激励,生化学教研室学术氛围浓郁,成为全学院开展科研究活动最活跃、教师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最多的科室。

 

敢于创新,率先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海医,教学工作仍然是主流工作,特别是大学扩招以后,各处室各教师的教学任务都相当繁重。从国外留学归来后,蔡望伟先后承担了多个年级的《生物化学》、《临床生物化学》、《医学分子生物学》和《实验化学分析》四门课程的教学任务。

“开拓,就是在没有路的地方踩上探索的脚印;创造,就是从无到有的建树”,经过的多年的科研陶冶,蔡望伟形成思维敏捷、思路开拓、意识超前的素养,具有在探索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在实践中开拓的精神。比如,他从数年的生物化学教学经验及对教学效果的观察中,反思了传统的:一张挂图、一根教鞭、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方法的蔽病,

于是,蔡望伟于1997年组织教研室全体教师与有关科室合作,在全学院率先开展多媒体教学,应用Powerpoint制作医学本科《生物化学》大部分章节的演示课件,并编写计算机CAI多媒体课件脚本及进行CAI课件的制作,将《蛋白质生物合成》一章书制作成为集图像、动画、文字及解说为一体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在教学实践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至今,蔡望伟教授共已发表有关教学论文4篇,《蛋白质生物合成》多媒体教学课件参加1998年海南省电教教材评比并获得三等奖。

 

联合办学,年青的硕导挑大梁

 

在我的采访过程中,有一位帅气小伙蹑手蹑脚走进办公室,在蔡教授耳边轻声请示,蔡教授微笑对我介绍:“这是我带的一位研
究生。”我不解,海医不是正在“迎评申硕”么?蔡教授从我的脸上读出我心中的疑惑,解释道——

广东医学院(前身为湛江医学院)是蔡望伟读硕的母校,多年来,他的母校、他的导师一直默默地关注着蔡望伟在事业上的成长与成就……。“取其道不取其名,务其实不务其名”,1996年,广东医学院聘任蔡望伟为硕士研究生导师,与母校联合招收硕士研究生。自那时起,三十七岁便当上硕士导师的蔡望伟,指导他的弟子,开展凝血疾病相关基因的分子遗传学课题的研究。

做为硕士研究生导师,蔡望伟将他从他的导师学来的严谨治学的优良学风,严格要求、真诚爱护、热情帮助所带的研究生。他从开题报告、试验研究方案的实施、实验室研究方法、以及后期材料的分析、归纳和论文的撰写、论文的答辩等环节,一一对他们以严格的训练与指导。

在严格认真的培养下,他所带的研究生在专业理论基础、英语水平、独立开展科研的能力方面都有显著提高。通过研究生课题研究,他们在国内首次发现并报道了b-纤维蛋白原基因的多态性位点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相关,所带的研究生的部分研究结果已在《中华血液学杂志》、《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临床检验杂志》、《中国实验诊断学》、《血栓与止血学》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9篇。

悠悠岁月逝,八年来,蔡望伟已招收12名硕士研究生,其中10硕士研究生已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目前他又与北京大学医学部联合招收1名硕士研究生。

蔡望伟与兄弟院校联合招收硕士研究生方面积累的宝贵经验,为球探比分,球探比分网申硕奠定了基础。

独挡一面,“第三代领导人”青胜蓝

我在生化学办公室对蔡望伟的采访,频繁被电话铃声、被进来请示、汇报工作者所打断……

身兼多职:生化教研室主任、基础部副主任、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海南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海南省医学遗传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编委、《血栓与止血学》杂志编委等。

蔡教授实在太忙!

蔡教授肩上的担子实在太重!

然而,无论是手持电话筒还是回答来者的请示汇报,蔡教授脸上总挂着那股与生俱来的温和的微笑,颇有一个镇静沉着、指挥若定的大将风度。

我问他:“你是什么时候被任命为生化学教研室主任?”

“二000年”。

我的眼前掠过陈历昌、周玉英老师当年踽踽前行的身影,便半认真半开玩笑道:“算起来,你应是生化学教研室的‘第三代领导人’啦?”

与前两任主任相比,蔡教授可谓青胜于蓝,也可谓生逢盛世。因为目前生化学教研室的人文环境、办公条件、教学科研设备、科研
资金方面,是“第一代”“第二代”领导人所无法比拟的,更重要的是在师资学历、知识水平方面,目前该教研室共有10名教师(其中能上讲台的教师6名),其中正教授一名,副教授4名,余为助教;学历方面,博士一名,硕士6名,本科3名。

在海医,这是平均学历最高、知识结构最强的教研室,也是年龄结构最年轻的教研室。

在党建方面,10名教师,4名为共产党员,蔡望伟所在的生化学教研室单独成立一个支部(即基础第二党支部),该支部曾被评为海南省先进党支部,蔡望伟曾被省高教工委评为优秀党员。

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个人要取得事业的成功,就必须学会与他人进行必要的合作,将心比心,黄土变

金,真诚对待合作者是赢得他人信任的基础。

谈起支部工作、谈起教研室工作,基础第二支部书记周代峰自豪说道:“蔡教授为人正派,侍人诚恳,处处起表率作用,我们教研室凝聚力强,团队精神好,人心 齐,有啥事,大家一起做;有啥任务,大家一起完成。比如这次党员先进性教育,又要完成规定的学习时间、又要完成申报省级精品课程任务……我们教研室党员, 还抽时间白天与学生一起‘三下乡’,晚上写心得体会,有的老师生了病,还轻伤不下火线,真正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多年来,无论是哪一级哪一种性质的评估 工作,学院总拿我们教研室当重点、做试点。此次生化学课程,也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

基础部系主任符史干评价道:“蔡望伟教授为人随和,做事认真,无论布置什么任务,都能及时完成”。

对于成功者来说,成功是结果,为了成功而付出的努力是过程,而个人修养则是成功的前提,从这个意义上说,蔡望伟教授事业上的成功与个人的修养密切相关。

执著追求,衣带渐宽终不悔

 

既是教研室主任,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及行政事务,既要主持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又要言传身教带研究生,还兼多个社会工作职务,我诧异:人的时间精力有限,蔡望伟何以有这么多的时间与精力?

“多少年来,我没有双休、假日的概念,不但节假日,好多晚上都泡在这里……”蔡教授苦笑道。

“你住在旧校址,节假日,学院交通车停开,那你是怎样来的?”

“我骑摩托车来”,淡淡的一句。

“那你一定有一个贤内助,将家务事大包大揽了?”,

“我爱人身体不好”又是淡淡一句。

旁边一个同事小声道:“蔡教授爱人长期病休,他回家还得照顾爱人。”

原来他的肩膀上还挑有这样一副担子!

我的眼球不禁湿润,视野也模糊了……

我顿感惶惑不安,我担心自己浮光掠影式的采访能否真正走进蔡教授深邃的内心世界?我担心自己这支拙劣的秃笔能否揭示蔡教授博大的精神面貌?

顿时,“舍得”这个字眼一直子跳到眼前,中国文字中的名言哲理深刻、意味悠长。的确,生活中,想“得”就得“舍”,要敢于“舍”才能收获“得”;人们往往 看到事业成功者面前的鲜花与掌声,有多少人了解他们背后的艰辛与汗水?人们只看到蔡望伟收获的丰硕的成果,可又有多少人知道这些年来他舍弃了多少平常人的 生活享受?

“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目前蔡望伟教授正在主持一个国家863项目,正象一个立志征服珠穆朗玛峰的登山运动

员一样,蔡望伟教授知道,在他今后登峰的道路上,还会有坚冰封山,还会有雪崩掩埋,但他还会不屈不挠,锲而不舍,向着目标,继

续攀登……